热门关键字:经济学家    部委学者

公众号

公众号

手机网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热门

专家观点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家观点 >> 查看详情

12月23日,仇保兴出席“知名专家学者看武汉——论道建设现代化大武汉”会议

浏览次数:1895次      更新时间:2020-12-30 12:30:42

23日下午举行的“知名专家学者看武汉——论道建设现代化大武汉”会议上,与会知名专家学者仇保兴、柴天佑、姚洋分别从“迈向韧性城市的十个步骤”、“工业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十四五期间国家重点政策解读”等方面作主题演讲,为武汉“十四五”发展建言献策。

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认为,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武汉遭遇了百年一遇的“黑天鹅”事件——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类似的不确定性是现代化城市最难对付的风险因素,传统的应对思路或预案,难以有效应对。因此,打造“韧性城市”是必然选择。

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说,韧性城市是对原有的工业文明时代城市规划建设模式的一种颠覆性创新,是政府观念的一种革命,是刀刃向内改革,改垄断部门的命,改集中大规模的命。韧性城市必须与分布式能源、海绵城市、水处理等协同建设。韧性城市是城市的活力、宜居、智能相互协同。中央“十四五”规划提出“宜居、韧性、智能”三位一体。我们必须利用新一代系统,把主体能动性和积极性要调动起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专家柴天佑在主题报告中强调,面向“十四五”要对科技进行前瞻性部署。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互联网智能化管控系统是下一步每个国家必争的地方,为此他提出,要重视工业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的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专家柴天佑说,作为一个城市,科研最重要的是让城市强大起来,让产业强大起来,让社会服务能力强大起来,你有没有这个可能的产业,最终要产业强,是企业强,不是研究强,研究要强必须和企业结合起来。政府一定知道这个地方哪个产业能做强,就把这个产业抓住,把产业的问题搞清,然后能够有一种机制,把大学里面的研究所研究和高技术开发以及企业产品化工程化推销结合起来。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姚洋在报告中提出,要注意未来城市发展的三大趋势,即发展自主技术、强调社会发展指标和绿色发展。同时,要加速城市化步伐,提升城市化质量,推动城市化区域的发展。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姚洋说,新型城市化会改变中国经济增长格局,一方面会为未来5到15年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增长源泉,城市化就会带来集聚效应,带来新的投资,这样都可以支撑经济增长。*武汉是装备工业重镇,也是教育重镇,武汉有很大的实力把中心城市做上去

武汉市直部门的百余名干部参加会议。大家表示,聆听专家学者的报告获益良多,接下来要在新的发展蓝图指引下,要为加快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武汉发展战略研究院主任科员沈明说:“我听了今天下午仇保兴仇老师的主题汇报非常有收获,他谈到了韧性城市这个建设,在于武汉经历了新冠疫情以后,在十四五规划窗口期再次审视这个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发展的问题,*我们会更加去考虑提升自己的城市的软硬件各方面能力,*未来可以提升武汉市整体的应对突发事件不论是自然灾害还是社会经济风险的突发情况,都能提升武汉市的应对能力。”

武汉市发改委综合处副处长舒亚东说:“专家的讲解中,我深刻认识到,武汉在未来的发展模式中要更多从大而全、单中心转向小而精、多中心的发展模式。同时,向周边临近产业协同区域来延伸、推动我们武汉城市圈的基础设施产业和要素市场、公共服务还有我们的生态治理的一体化发展。从武汉市的领跑领舞,转变为城市圈的合唱共舞,努力成为整个湖北省整个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为湖北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贡献武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