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丨庄聪生:大力发展线上经济 成为时代潮流
浏览次数:1093次 更新时间:2022-11-25 13:46:13
12月13日,聚焦大循环 助力新消费——全联房地产商会2020年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全国工商联智库委员会副主任庄聪生带来“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的新趋势和未来房地产发展的新机遇”的主题演讲。
以下为演讲原文:
庄聪生:尊敬的樊主席,尊敬的张力会长,各位副会长,同志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商会邀请我来参加这次年会。刚才我们的樊主席做了非常精彩,又很重要的主旨性的讲话,分析了当前房地产的发展趋势,对今后房地产商会的工作提出了四点明确的要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下面我按照这次会议给我的要求,给大家介绍一下当前我们民营企业发展呈现出的一些新的趋势和我对房地产在十四五规划当中的新机遇,跟大家一块分享。
我们都知道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人类社会少有的公共事件,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全球的危机,它对全球的经济和我们国家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我们感受冲击最明显的就是我们的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但是我们说疫情既是挑战,但同时也是机遇,很多民营企业说叫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善于在冲击当中寻找机会,通过自主创新,迅速把疫情中企业暴露出来的短板补齐,把弱项进行强化,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使得我们民营经济出现了一些新发展趋势。
今天我重点就是讲一下民营经济在疫情的冲击下,但它表现出来了一些亮点,也就是它新的趋势,尽管主要不是讲我们的房地产,但是其他领域,我觉得对我们房地产领域应该也是有所参考和借鉴的。
哪些趋势呢?第一个发展趋势就是大力发展线上经济,成为时代潮流。
这次我们说疫情给我们很多民营企业,特别是传统服务业和传统制造业的中小微企业造成了重创,但我们可以看到另外一种景象,线上零售、直播带货、无人配送、医疗健康、远程办公、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和新的模式,展现出强大的成长潜力和巨大的商业活力,可以说“冰火两重天”。线上经济作为新型的商业模式,现在已经成为很多企业进行网络运销和贸易的重要渠道,特别是大家都可以看到的买卖双方不接触、不见面就实现了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
我们把镜头拉到春节以后的这段时间,线上经济在大势扩张,很多餐饮店那个时候,他们的门店全部关门,很多把后厨变成了直播间,4S店没人买车就搞直播卖货,明星也搞不见面夜会,当前直播带货更是火的不得了,有的网红一个晚上可以卖出二三十个亿的商品。我看到薇娅和李佳琦,薇娅从卖火箭发射服务到李佳琦一个口红、一支笔,最多的一个晚上能卖20几个亿元,一个弱不禁风的小姑娘,薇娅一个晚上可以干倒上海滩上几万个商铺。
即使在电商渗透率最低的房地产行业,那一段时间房地产置业顾问也直播卖房,很多房地产商开办线上零售处,推出在线自主选房服务,上线了三方视频开房功能,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子签约服务,在座的肯定这么干。用户可以在线享受订房一站式服务。根据百度报告显示,疫情发生以来,在线教育、医疗等行业逆势增长。
我们说疫情以来无数案例都告诉我们,线上经济不仅能够减少销售环节、降低成本,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快速应对市场需求,通过这一次疫情带来的危机,在线化和数字化成了每个企业必选项目,在线可以看出一个企业在这个行业变化中的应对能力。今天所有人都进入了在线模式,在线化成为基本生存能力。这些老头老太太过去手机只会打电话,现在玩的非常溜,天天美团买菜、买衣服,今天所有企业必须是在线的,是线上的,商业模式必须是线上线下无缝对接,这是第一个,疫情以后我们经济出现了新趋势。
第二个新趋势是提升企业的生产智能化,成为转型升级的根本途径。这些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智能化作为人类文明成果现在正在广泛的得到应用,智能化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制造的智能化,一个是产品的智能化。制造的智能化可以提高生产效力、升级工艺流程,节约成本。产品的智能化,每个人用产品都希望能够满足我们的各种需求,智能化主要包括这两个方面。
这几年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把实现企业的生产智能化和产品智能化作为转型升级的一个途径,特别是疫情期间,很多企业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机器人拓展了市场,激发了企业的发展活力。根据调研显示,这一次有65%的民营企业认为这次疫情让所有的员工认识到智能化转型的价值,企业克服了以前的阻碍,坚定的,一夜之间下定决心要智能化转型。有的企业在疫情期间挤出一两个时间完成了过去几年没有干成的事情。很多传统制造业企业运用新一代网络技术对企业的管理流程、管理模式、营销模式、员工培训进行数字化的改造,提高企业的生产和服务效力。
前几天我回福建泉州老家,我到了我们国家最著名的服装城,真的是智能化转型,这次疫情给他们企业,石狮森宝企业根据数字化改造,实现现在服装生产的智能化,客户只要通过他那个网站,现在点进去输入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以及你自己需要的图案或者拍摄到的图案,两个年轻人要把他的照片印到服装上,你只要把信息发给他,他马上可以进行量身制作,两天后发货。前几年出现了个性化定制,尺寸定制,根据我的身高体重定制,现在根据客户一切所有的需求来进行定制。转型就两个月,现在每天接5000单,预计到明年上半年每天接10万单,现在主要是美国和欧洲,一条37块钱的体恤,卖到美国37美金。
第三个趋势,现在加强管理信息化成为企业发展的必须过程,这次疫情发生之后,国家采取了封城、封村、居家隔离这些措施,很多上班族在家上班怎么做到畅通无阻,效率最高呢?疫情发生以来,网上办公模式迅速普及,很多中小企业也都启用了互联网办公模式,搞网上管理、网上审批、网络会议,这些平时用的比较少的方式成了企业在疫情之下保持运转的应急之策。很多企业家随时拿出电话召开会议。
全国有2000多万家企业,近3亿人开启了在家办公模式,与此同时远程办公的需求也给很多专注远程办公的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商机,阿里、钉钉、腾讯会议、字节跳动等远程办公软件的推出、普及和应用,表明现在在线会议、客户管理、合同管理、员工培训这些领域非常的活跃,这也给这些办公用具带来了巨大上级。
现在还有很多企业在实现信息化管理的过程当中,通过信息系统把企业的设计、采购、生产、制造、财务运营、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集成起来,共享信息和资源。时间关系,信息化管理案例很多,现在一个企业没有转型升级成功,我认为有几个标志,生产智能化、管理信息化、产品个性化、服务便利化,其中信息化管理是一个新趋势。
第四个发展趋势,抢抓数字经济机遇,成为疫后民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这次疫情给我们经济造成了很大冲击,但是它倒逼我们产业转型升级,结构进行调整。疫情期间线上的消费场景不断丰富,新业态、新模式应运而生,大数据等数字科技大显身手,这场疫情成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助推器,推动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5G等领域的技术迅速产业化应用。我们随着疫情的逐步结束,我们中国的数字经济进入了全新时代,今天数字经济的浪潮,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感受到扑面而来,包括我在这里说的每一句话都会到了云端里面去。
回顾这一次疫情,它对数字经济的推动是巨大的。2003年非典跟现在比非常小,但是非典催生了电子商务行业,那个时候就出现了像淘宝网、京东网、QQ游戏,影响一代人的产品。今年疫情改变了各行各业对数字化的态度,数字化从可选项变成了必选项,按下了快进键,如果说过去的数字经济让企业能够活得好,今后数字经济的应用将会成为企业活下去的间,所以我们说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也是今天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最重要的标志,也是我们国家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历史机遇,也是我们今后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今天我们一定要看到数字化发展的潮流,我们要积极拥抱潮流,踏上时代发展的节拍,2003年催生了电子商务,出现了阿里、腾讯、京东这样的互联网,也出现了马云、马化腾、刘强东这样的企业家。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经济按下了暂停键,但是大大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10年以后、20年以后回头来看,这次疫情在数字经济的推动下一定会出现一大批像阿里、腾讯这样的企业,也就是说10年、20年以后,中国会出现一大批人工智能+互联网+N这样的企业,会有一大批大数据企业、远程精准医疗企业、远程精准教育企业、智能制造企业、智能交通企业等等,这是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疫情以后我们民营经济出现的四个发展态势。
今天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今天国家发展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刚才余斌主任做了详细的介绍,新的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任务阶段和环境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新的发展格局对我们房地产有什么影响,会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刚才友山主席讲的非常详实,我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十四五”期间中央仍然强调房住不炒的政策,但是我们国家进入新的发展格局,仍然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动力转换的转型阶段,我觉得货币政策仍然会保持稳健,出现骤然紧缩的概率较小,房地产企业仍然会平稳发展。国家人口结构虽然过了拐点,但是从14-65岁人口仍然位居高位,也为房地产行业提供支撑。我们国家仍然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快速阶段,未来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十分巨大,由城镇化带来的城市建设新增人口这都有利于房地产的发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十四五”规划强调要加大新型城镇化建设力度,这是很重要的一句话,这将催生房地产市场机遇,什么是新型城镇化?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互进的城镇化,也就是说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城镇化,而是人口土地产业更好结合的城镇化,是破除户籍制度壁垒,增加土地流转能力,增强城市集聚效应的城镇化,可以预计“十四五”期间随着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思路,国内叫“人地钱”流动能力及匹配程度逐步提高,催生了房地产迎来几个方面的新机遇。
一是高质量城镇化发展带来的机遇。40年来我们的房地产做了巨大贡献,使得城镇常住人口能够18%到62%,城市人均住宅面积增加到5倍以上,现在平均应该在40平米以上,这都是在座各位贡献。但是我们城镇化水平落后于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当美国和韩国达到我们国家目前收入的时候,他们的城镇化已经72%,我们离发达国家的80%还有很大差距,未来我们至少还有2亿人口要进城,对于中低价位、中小户型住房仍然有强劲需求。城市更新、旧城改造、物业服务也是很大的市场。
二是未来大都市圈辐射带来的机遇,五中全会规划了2035年远景规划,未来15年离城镇化率将达到75%-80%,而且将向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少数城市化区域集中。人口集中是所有完成现代化国家的共性,我国也不会例外。到2035年,我国60-70%人口将会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武汉长沙经济带、成渝经济带、西安咸阳经济带、山东半岛等城市化区域。大都市城市群另外一个优势是带动和辐射作用,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间的提速,周边的中小城市住房需求,还有园区产业、特色小镇、乡村振兴都有很大的机遇。
三是人民群众追求健康美好生活带来的机遇。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消费习惯,疫情给我们每个人增强了健康意识、安全意识,大大强化了我们健康意识,特别是对健康的建筑、健康饮食、生活习惯等健康需求。前些年房地产相对来说是粗放型发展,使得很多建筑存在通风不畅、采光不足、噪声干扰等,被称为不健康建筑,这些不健康建筑的降噪空间十分巨大,按照我们国家每人45平米,9亿城镇人口加起来就是400亿住房面积,有多少不健康,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要求将是对住宅的基本需求。二三十年前的房子跟今天的房子,人性化差距无比大,现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也倒逼我们的房地产要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工艺水平,提高效益和效能,要求房地产高品质、精细化、个性化时代,无论是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或者是人民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应该说对房地产领域的健康建筑将会迎来一个大力推动和发展机会。
四是未来住房租赁带来的机遇。“十四五”期间明确提出坚持租购并举,完善长住房政策。十天前我们的政治局常委韩正副总理到住建部座谈会上重点讲了一个今后要以保障性租赁住房为着力点,完善基础性制度和支持政策,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也就是说加快发展住房租赁是解决新就业人群住房问题的重要方面,特别是长租公寓发展空间很大,既能盘活工业地产、商业地产,老旧厂房、写字楼,也能推动公共配套升级,极大的改变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的租住形态,为人们带来人性化、智能化的居住体验,这是我认为“十四五”期限至少有这四个方面。
并不是说房地产还会像过去那样高歌猛进、势如破竹,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但是我说的这四个方面仍然有很大的机遇和红利。
现在全球疫情仍然处于大爆发、大流行阶段,这种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仍然很大。当前疫情对我们民营企业的冲击还是比较惨烈的,根据统计达到54%。使得民营企业资金链断裂、产业链断裂、需求链断裂,民间投资相对低靡,出现了方向不明、意愿不强和动力不足的问题,合作意愿也受到影响。
刚才樊主席讲到,我们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国家经济长期向好、稳中向好的基本面仍然没有变,十个多月来我们抗击疫情取得的巨大成绩举世瞩目,在中国叫做风景这边独好,仍然是充满希望的热土。
未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为各行各业带来商机,房地产作为国家支柱产业之一,是国家经济环节中不可忽视的要素,也是影响人们生活点滴的要素。“十四五”规划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是坚定不移的,也是保持房地产健康平稳发展。
最近几年在限购、限价、限商、限等多重限制下,房地产市场从之前的高温逐渐退烧,并步入理性发展轨道。近几年,我国房地产投资依旧保持增长,特别是今年1-10月份,我没有想到同比增长6%,比固定资产投资高出4.5个百分点,如果把房地产投资跟各行各业相比,房地产仍然属于投资最强劲的行业之一,我们一定要看到这一点。
总之,“十四五”期间,房地产行业的机遇来源于我国已经形成的拥有全球最大最具潜力的巨大市场,明年就会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消费市场,来源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和新希望,来源于我们国家的城镇化进程仍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新型城镇化是未来需求端确定性最强,最值得期待的红利之一。
房地产行业,在座的各位企业家们在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以后,在“十四五”规划当中一定会做出我们新的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