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在由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大众报业集团联合主办,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复星承办的2019中国(济南)明湖国际金融峰会上,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会长侯云春以“产金融合创新发展的新途径”为主题,在峰会现场带来一场精彩演讲。
侯云春首先列举了几个数据来说明,我们的产业发展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方向、空间和现在的问题,需要支持的这些难点痛点在什么地方。一个是中国经济的GDP去年突破了90万亿,人均64644元,无论按汇率算,还是按美元算,还是国际元(多边购买力平价比较中将不同国家货币转换为统一货币的方法),我们都接近1万美元。到这个阶段中国经济的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动力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需求结构说,不可能再像过去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那样,依靠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投资和房地产,以及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什么?要依靠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去年我们三架马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消费占了76.2%,投资占34.6%,出口是负拉动8.6%。
到了这个阶段,我们供给结构是什么?是由过去的第二产业为主拉动经济增长,转为二三产业并进而主要依靠第三产业来拉动经济增长。因为我们第三产业的比重,去年是52.5%,按照我们现在经济增长阶段,应该在55%以上。要按照我们马上进入这样一个发展阶段的高限,就是3000国际元到11000国际元,它的高点应该是65%,可见我们现在第三产业还有欠帐,而且前后处在一个加快发展的阶段,第三产业是我们今后发展的巨大的空间、方向和重点。
还有我们的恩格尔系数,2017年,中国的恩格尔系数第一次降到30%以下,29.39%。去年又差不多降了一个百分点,到了28.4%。这和我们改革开放初期农村67.7%、城市57.5%,一个是贫困水平,一个是仅仅温饱相比,我们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是进入了富足的阶段。也就意味着人们的收入更多的可以用于非食物性支出,也就是马克思讲的在满足人们的基本生存资料之后,向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拓展、提升。
再看看中美两个国家的消费结构,也很说明问题。美国人的消费结构,80%是非物质性消费,文化、健康、旅游等等。我们国家反过来,我们的消费结构当中,70%以上是物质性消费,只有30%是非物质性消费。当然,中美两个国家的国情不一样,人们的消费方式、消费习惯也有很大差距。但是从这两个数字的对比也可以看出,今后我们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的主要发展空间是什么。当然,前提是必须做优做强我们的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在这个基础上,向满足人们的享受资本、发展资本、这方面去提升,满足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
再就是新一轮技术革命给我们带来的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服务业和新经济,当然这里头有重合,最大的重叠是什么?第一是轻资产,第二是都是属于创新探索初创阶段,这里边非常需要金融支持。
再看看金融方面存在的问题、缺点、痛点在什么地方。中国金融最大的问题,是直接融资的比例太低,间接融资的比例太高。发达国家高的直接融资占80%,一般都在60%以上。我们国家反过来,我们到底是多少?我看到有一位金融界人士讲,我们的直接融资比重16%左右,就是不到20%。主要靠什么?靠间接融资,银行贷款。这是一个问题。
再一个,金融的脱实向虚这个问题仍然还很严重。据美国的一个调查,五六十年代美国各种金融机构的资金几乎是百分之百用在实体经济上,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金融危机前后,这个比重只占25%,也就是说大部分资金,我们金融机构包括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银行的,大部分资金是在虚拟经济里头转来转去,自娱自乐。我们这个问题也很突出,到底是虚拟经济多大比重,我也说不清楚,反正这个问题很严重就是了。
另外,我们金融服务的手段、金融服务的质量比较单一,比较落后,金融的功能没有别的,它实际是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把资源配置到优势企业和优秀的企业家手里,让那些僵尸企业、在市场上失去优势的企业,能够比较快的退出市场或者是被其他企业兼并重组,这样建立一个在市场上优胜劣汰的机制。这也正是银行、现代金融对经济的巨大贡献。
我们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产金怎么融合、怎么样创新发展,有哪些新途径,我这儿提五点意见:
第一,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中国企业直接融资的比重。刚才我已经讲了,间接比重太高,对企业来说,一个是融资成本高,再一个是资金使用很不安全,大部分是短贷。另外一个,什么时候抽贷,搞不清楚。银行对企业来讲,你不雪中送炭也可以,但是千万不能雨中收伞。现在我们恰恰很多时候是雨中收伞,特别是金融一从紧的时候,去杠杆也好,还是金融从紧也好,好企业没问题,好企业是优质客户,哪家都不会把优质企业拱手让人,很差的企业也没关系,金融机构只要给他贷来款,你不敢抽他的款,要不然一下抽成不良资产、抽成坏账,那是你的责任。就是那些中间的企业日子很难过,抽起来很疼,但是一下子又抽不死,恰恰是这些企业最需要金融支持。这个事情是全世界来做,所以我们要金融制度的创新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
第二,发展和用好产业引导基金,充分发挥种子和效能的作用。各地政府为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新经济的发展,都纷纷设立了一些产业引导基金、发展基金,怎么把它用好,我曾经到以色列做过考察,我发现他们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他们的政府也有这样一种引导基金,它这个基金好处是什么?一,不是由政府来操作,而是交给市场操作,和社会资本捆在一起;第二,扶持的这些项目如果是亏了,先亏政府这一块钱,再接着亏下去,你社会资本投资的,你企业自己的也要亏。如果是赚了钱,政府这一块钱见好就收,主动退出,我再支持别的企业。我退出的前提是不收利息,只收本金。这样我觉得对产业发展基金的作用,能够使政府和市场两只手有机结合起来,能够起到比较好的种子和效能作用。
第三个建议,创新金融产品,贷投结合,建立产业和金融的命运共同体。我国政府近期发布了一个文件,促进债转股市场化、法治化发展。债转股这是事后的,这说明原来投资滞后,企业玩不起了,但是这些企业又很有前途、有生命力、成长性很好,有前途,怎么办?金融机构债转股。其实这也可以反过来说,在贷款之初,就把一部分是贷,一部分是投结合起来,如果是这样的话,银行、金融机构对贷款、对投资就会更加慎重、注意选择,形成命运共同体,捆在一起来发展。
第四,运用高科技手段,改进银行的贷款方式。现在银行贷款,你企业里边的不动产、厂房、设备,这些用来做抵押,去银行贷款。我刚才讲了,服务业、新经济,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轻资产。轻资产它就很难拿到银行的抵押贷款。特别是在现代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完全可以不用那些僵化的、死的那些指标去作为你贷款的依据,你可以根据不使用厂房、不使用设备,而是用企业的订单量、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职工发工资,这些活的数据,我觉得比那些死的资产更可靠。那些真正要你在银行最后拍卖处理,也很费事。我觉得这是要运用高科技手段,把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都用起来,对企业的活的信用做一个综合评估。你建立这一套活的数据贷款依据,比较可靠。
最后一点,这是对我们产业企业来讲的,要充分利用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自身的优势,实现这些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现在新经济发展当中,特别是一些新模式,作为一个题材、讲好一个故事、描绘一个非常诱人的前景,也非常能受投资者的追捧,我愁在市场上拿不来钱,或者说“骗”不来钱。但是像共享单车、社交电商等等这些新的模式,确实有这样的现象,就是我们国务院发展中心的调研中所总结的这种现象,叫什么?烧投资者的钱、圆创业者的梦、博消费者的眼球、割同业者的命。有这样的现象,烧钱,肯定是新经济要打市场、要扩大宣传,要铺摊子,肯定要投资、要烧钱,你烧自己的钱、烧别人的钱,特别是烧投资人的钱没关系,你在开始烧一点。但是光靠烧钱是不行的,你要依靠这种新的模式带来的流通速度的加快、环节减少、成本降低,这样一些优势来取得自身的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特别是我们这些共享单车,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意,解决了大家出行当中最苦恼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但是大家看,倒下的企业也不少。什么原因?它不是依靠自身的方式,而是烧投资人的钱,到最后资金链一断,投资者不投了,就搞不下去了。所以一定要充分发挥产业和金融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使得这两个方面有机结合、融合起来,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发展共同体,这样才能够使产金融合创新发展走出一条新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喻雯 张頔 闫明 谷婉宁 摄影 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