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华侨基金年度经济论坛圆满举行,著名经济学家、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从关于近期经济及其内涵信息、当前经济症结与中长期趋势、明年资产配置策略思路展望进行分享交流。
浏览次数:1537次 更新时间:2023-12-28 16:29:05
![图片](/Upload/20240306163104KnNc.png)
12月26日,由华侨基金举办的“侨越十载 勇立钱潮”2024年度经济论坛在杭州洲际酒店圆满举行。阔别三年之久,论坛现场,200余名来宾与专家学者碰撞思维,共同探讨新经济环境下的机遇与选择。
华侨控股集团执行总裁王渊做论坛致辞。王渊表示,对于企业而言,这三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约束与考验,因此今天的企业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开放环境;对于财富管理行业而言,这三年更是经历了持续退潮的生死考验,因此今天的我们,更加谨言慎行,更加珍惜依然能够拥有与市场同在、与经济共舞的机会。我们要客观分析周遭纷纷扰扰的本质,并且依然怀揣着对行业周期的理性理解、对转折总是在最困难的时候悄然降临的美好期待,迎接明天到来。
希望今天论坛的内容能够给各位的投资思路带去一些启发和理性思考,并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中侨数字科技研究院院长朱歆宇做开场主持。朱歆宇表示,新冠疫情,中美竞争,周期交替、科技突破等诸多因素相互交缠,投资者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局面,经济真相迷雾重重,投资策略阴晦不明,大家迫切的需要有具备远见和洞察力的专家,来解答心中的疑惑,重新点燃信心之火。
希望本次论坛能够为广大投资者启迪思维,开阔视野,提升格局。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从关于近期经济及其内涵信息、当前经济症结与中长期趋势、明年资产配置策略思路展望进行分享交流。
关注官方会议是重点。首要关注的应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产生了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的新架构,并且继续强调金融是经济的血脉,指出要服务好科技、绿色、惠普、养老和数字五大金融领域。民间角度观察,监管会进一步强化,因为过去几年,确实经历了风险释放的一个又一个阶段,目前会议释放的信号是对之前全面系统的纠偏。其次关注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五个必须以及九项重点任务;最后需要关注的是明年召开的第十二届三中全会,主要针对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产生决议。关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复盘与展望,则要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与财政政策产生正效配合,Q4的万亿国债仍需一次降准对冲;财政政策层面,由于穆迪将中国信用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化债成为关键因素,2024基建投资的动力为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三大工程,而阻力为中央能否继续加杠杆、地方债务化解形成的杠杆率。
2023年全年完成5%增长目标不大,IMF在中国经济评估新闻发布会上上调全年增速5.4%。从消费端看,疫后消费会受到脉冲性冲击,中国超大规模优势一方面体现在内需,“MMT”作为作用于美国的扩大内需的主要方式是否适用于中国,仍需与实际政策相结合看待;从投资端看,地产仍是重要拖累项,由于部分制造业存在产能过剩情况,工业产能不仅是短期问题,更是中长期问题。目前中国面临的问题是超大规模性与全球内卷化,但与“经济僵化”的苏联化、“市场不足”的日本化、“贫富差距”的印度化,“三化”国家相比,中国仍具有规避优势。
中美基准利率变动是2024年资产主要定价线索,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可能会进一步压低实际利率;国内高利率与国内低增速制约中国市场风险偏好,外资风险偏好对A股定价作用很强,中美利率已经出现深度倒钩。股票市场,中国资产可能将面临一轮价值重估;债券市场,需要注意中美货币政策周期,中债在政策利率带动下性价比增加;汇率市场,动荡磨底期已过,人民币汇率近期出现回升;黄金市场,分析黄金货币、商品、避险三大框架,2024金价表现仍需参考国际局势变化,资产配置眼光仍应放眼长期。
浙江省金融工作办公室原副主任,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包纯田对当前市场表现做研判分析。
存在三个表现,第一是出乎预料,很少有人可以预料23年会这样走过;第二是不可预测,高度不确定,不知明天会怎么变化;第三是普遍焦虑:各行各业普遍焦虑,从生存到盈利都变成了焦虑的话题,上述三点都是以往极少碰到的境况。
第一,从根子上讲,我们正处在一个与以往实质性不同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国民经济已经进入到中低速发展阶段。4%—6%会成为常态;几乎所有行业都已经严重供大于求,加上中美脱钩断链,出口压力迅速加大,导致国内陷入严重“内卷”;房地产供求关系逆转,城乡居民主要财富面临严重缩水的威胁,导致消费降级。
第二,我们已经进入到“还债”的时代,还过度透支的债。地方政府的负债已经难以为继;家庭负债已经将近“警戒线”,经不起大的风吹草动;企业负债越来越高,一旦资产价格急剧下跌,信用链条断裂,全社会信用环境会发生逆转,经济活动将受到巨大冲击。
第三,我们自己的观念、行为仍然停留在原来的轨道上,没有跟着做出及时的反映和调整。以前没遇到过,调整的确很难;赚快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知识更新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速度与节奏了。
第一,真正认识到时代的变化,认识到自己是谁。改革开放发展时期,赚钱靠努力,靠社会资源和关系,更靠时代的保障,而不仅仅是自己的本事。
第二,对大部分的老百姓来说,先考虑好如何保住财富,在保值基础上争取增值,新的特别是比较大额的投资,谨慎为上。
第三,抱团取暖,和信得过的企业、企业家、专业机构抱团取暖。一是把企业管理权交给你信得过的、又比你能干的企业或人管理;二是可以把公司转给别人,把资产变现;三是把资产委托给你信得过的专业机构打理。